首页 > 儿科

小儿脑瘫怎么治疗比较好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脑瘫怎么治疗比较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脑瘫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该病主要由产前脑发育异常、围产期缺氧缺血、产后脑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康复训练

针对运动功能障碍进行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需长期坚持以改善肌张力异常和姿势异常。

2、药物治疗

可能与脑神经损伤、异常放电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不自主运动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巴氯芬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甲钴胺片等药物。

3、手术治疗

可能与严重痉挛、关节畸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行走困难、关节挛缩等症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等可改善运动功能。

4、中医治疗

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可辅助缓解肌张力异常,需配合现代康复手段综合干预。

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发育评估,坚持家庭康复训练,注意营养均衡并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夜里哭闹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夜里哭闹可能由饥饿、肠胀气、睡眠环境不适、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家长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 饥饿:

新生儿胃容量小需频繁喂养,夜间未及时哺乳易引发哭闹。建议家长记录喂养时间,按需哺乳,可准备配方奶作为补充。

2. 肠胀气:

婴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易积气,表现为哭闹时蹬腿、面部涨红。家长需在喂奶后竖抱拍嗝,每日做排气操,必要时使用西甲硅油缓解症状。

3. 环境不适:

室温过高过低、衣物过紧、尿布潮湿等均可导致不适。家长应保持室温24-26℃,选择纯棉衣物,每2小时检查尿布情况。

4. 疾病因素:

可能与肠绞痛、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发热、呕吐、拒食等症状。若持续哭闹超过2小时或出现异常体征,需立即就医排查。

保持喂养规律,白天适当增加活动量有助于改善夜啼,持续哭闹伴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儿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