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小儿低钙血症能治好吗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低钙血症能治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低钙血症通常能治好,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可恢复正常钙水平。治疗方式主要有调整饮食、补充钙剂、使用维生素D制剂、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等。低钙血症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轻度低钙血症。患儿可适量食用牛奶、奶酪、豆腐等食物,同时补充含维生素D的鱼类或蛋黄。家长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影响钙吸收的高磷食物,如碳酸饮料。对于乳糖不耐受患儿,可选择低乳糖奶制品或钙强化食品。

2、补充钙剂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颗粒、乳酸钙片等钙剂是临床常用补钙药物。钙剂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钙水平调整剂量,避免过量导致便秘或异位钙化。服用时应与维生素D制剂配合使用,空腹服用可能影响吸收效率。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3、使用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3滴剂、骨化三醇软胶囊、阿法骨化醇片等药物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低钙血症,需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制定补充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防止维生素D过量导致高钙血症。冬季或日照不足地区患儿可能需要长期预防性补充。

4、控制原发病

继发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儿可能需要使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肾功能异常者需纠正酸碱失衡。先天性低钙血症可能需要终身药物管理。急性低钙抽搐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家长应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激素水平和影像学检查。

5、定期监测

治疗期间每3-6个月需复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夜间手足搐搦症状消失后仍需维持治疗一段时间。生长发育期的患儿每年应进行骨密度检测。家长需记录患儿日常饮食钙摄入量和症状变化,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

患儿日常应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钙代谢的药物如抗惊厥药。饮食中可增加钙磷比例适宜的食材组合,如豆腐炖鱼、奶酪拌蔬菜等。出现肌肉痉挛或抽搐时应立即就医,外出时随身携带钙剂应急。定期儿童保健科随诊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妊娠糖尿病可以吃杏吗

妊娠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杏,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升糖指数较低,对血糖影响相对较小,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杏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每100克含9-12克,属于低至中等升糖指数水果。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维生素A和钾元素有助于妊娠期营养补充。选择新鲜杏而非杏干可减少糖分摄入,建议单次食用量控制在1-2个中等大小杏子,并搭配蛋白质食物如无糖酸奶食用更利于血糖稳定。需监测餐后血糖反应,将水果摄入量计入每日碳水化合物总量。

若血糖控制不稳定或存在糖尿病并发症时,应暂时避免食用杏等水果。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可能对水果中的果糖敏感,食用后出现血糖快速升高。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腹泻。杏核含有微量氰化物,妊娠期间禁止食用杏仁或咬碎杏核。

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水果总量控制在200克以内,分次食用。建议选择草莓、蓝莓等低糖水果交替食用,避免果汁或蜜饯。定期监测血糖变化,配合适当运动。若血糖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不可仅依赖饮食控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