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肾癌伴出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癌伴出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癌伴出血可通过手术切除、介入栓塞、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输血支持等方式治疗。肾癌伴出血通常由肿瘤侵犯血管、凝血功能障碍、外伤刺激、高血压、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手术切除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伴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方案,适用于肿瘤局限在肾脏且患者体能状态良好的情况。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并止血,术后需监测肾功能变化。对于孤立肾或双侧肾癌患者,可考虑保留肾单位手术。

2、介入栓塞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肿瘤供血动脉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该微创治疗可快速控制出血,但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术后需密切观察尿量及肾功能指标。

3、靶向治疗

舒尼替尼胶囊、培唑帕尼片等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减少出血风险。这类药物适用于转移性肾癌的全身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血常规。

4、免疫治疗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PD-1抑制剂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免疫治疗可能引起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需警惕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5、输血支持

对于血红蛋白低于70g/L的严重出血患者,需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输血前应完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输血过程中监测有无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同时可静脉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

肾癌伴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饮食选择高蛋白、高铁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导致再出血。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和肾功能,监测肿瘤复发及肾功能变化。出现血尿加重、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癌化疗之后发烧怎么办

直肠癌化疗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干预、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直肠癌化疗后发烧可能与感染、药物反应、肿瘤热、骨髓抑制、脱水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帮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贴,但需避开化疗后皮肤敏感区域。保持环境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

2、调整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蔬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高纤维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少量多餐,每日可分5-6次进食。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苹果泥,但需注意清洁卫生。

3、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2500毫升,可选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椰子水。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若出现呕吐或腹泻,需额外补充电解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每小时饮用100-150毫升。

4、药物干预

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双氯芬酸钠栓等退热药物。禁止自行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若怀疑感染,需配合医生进行血常规检查后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寒战、意识模糊、皮疹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属于急症,可能需住院进行血培养及静脉抗生素治疗。携带近期化疗方案及用药记录,便于医生评估发热原因。

直肠癌化疗后需每日监测体温2-3次,记录发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会阴及肛周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保证充足睡眠,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反复低热或夜间盗汗,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