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儿童乙肝筛查建议在出生后12小时内完成首剂疫苗接种,常规抗体检测可在1岁后通过静脉血检查,具体时间需结合母亲感染状态、接种效果评估等因素综合决定。
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首剂接种,若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需同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完成3剂基础免疫后1-2个月可进行抗体检测,通过静脉采血检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评估疫苗接种效果。
乙肝携带者母亲所生婴儿,需在接种最后一剂疫苗后1-2个月检测抗原抗体,必要时增加DNA检测。
抗体滴度不足时应补种疫苗,无应答者需排查隐匿感染,学龄期建议每3-5年复查抗体水平。
家长需保留儿童预防接种证,按计划完成0-1-6月三针接种,避免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等物品,出现食欲减退或皮肤黄染及时就医。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可能提示既往感染、疫苗接种或隐性感染,主要有既往感染、疫苗接种、隐性感染、假阳性等情况。
感染乙肝病毒康复后,核心抗体可长期存在,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产生核心抗体阳性,属于正常免疫应答,无须干预,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即可。
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低水平病毒复制,需结合乙肝表面抗原和HBV-DNA检测判断,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检测误差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建议复查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单纯核心抗体阳性者应避免饮酒,保持规律作息,每6-12个月复查乙肝相关指标,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