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结肠炎病人在饮食方面的宜忌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肠炎病人在饮食方面的宜忌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结肠炎病人饮食宜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嫩叶蔬菜、香蕉,忌食辛辣刺激或高脂食物如辣椒、肥肉、油炸食品、豆类。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肠道。

一、宜食

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吸收,可减轻肠道负担;蒸蛋提供优质蛋白且质地柔软;嫩叶蔬菜如菠菜煮熟后保留维生素且纤维较少;香蕉含果胶有助于保护肠黏膜。

二、慎食

辣椒中的辣椒素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肥肉和油炸食品需大量胆汁消化可能诱发腹泻;豆类易产气导致腹胀不适;生冷食物可能引发肠痉挛。

三、烹饪方式

推荐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烧烤、煎炸;食材需充分切碎或制成糊状,肉类去筋膜后烹调更易消化吸收。

四、营养补充

急性期可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缓解期适量添加低乳糖酸奶调节菌群;严重营养不良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饮食调整需配合临床治疗,急性发作期建议短期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渣半流质。记录饮食日志有助于识别个体不耐受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如何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补充益生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停用抗生素等方式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通常由肠道菌群失衡、抗生素直接刺激肠黏膜、艰难梭菌感染、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药方案

在医生指导下更换窄谱抗生素或减少剂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与抗生素种类选择不当有关,表现为水样便伴腹胀。

2、补充益生菌

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活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制剂。可能与肠道有益菌被抑制有关,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加。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治疗脱水,严重时需监测血钾水平。可能与肠液大量丢失有关,表现为乏力口渴。

4、停用抗生素

艰难梭菌感染需停用原抗生素并改用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可能与抗生素导致致病菌过度生长有关,表现为发热伴血便。

治疗期间建议进食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需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