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夜咳的原因及治疗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夜咳的原因及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夜咳可能由室内干燥、过敏原刺激、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抗过敏治疗、抗感染药物、止咳化痰药物等方式缓解。

1、室内干燥

夜间空调或暖气导致空气湿度下降,刺激呼吸道黏膜。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睡前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

2、过敏原刺激

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引发气道高反应。家长需每周更换床单,使用防螨寝具,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孟鲁司特钠颗粒。

3、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侵袭鼻咽部导致炎症,常伴流涕、低热。可能与腺病毒、流感病毒有关,可遵医嘱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干扰素α喷雾剂或奥司他韦颗粒。

4、支气管炎

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引发支气管痉挛,多伴有喘鸣音。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需医生评估后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或布地奈德雾化液。

夜间适当抬高枕头减少气道刺激,避免睡前两小时进食,定期开窗通风。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三天没拉屎老放屁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三天未排便伴随频繁排气可能由喂养方式改变、肠道菌群未建立、先天性巨结肠、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腹部按摩、药物干预、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喂养方式改变

母乳或配方奶转换可能导致消化适应期,表现为排便延迟。建议家长保持喂养规律,哺乳后竖抱拍嗝帮助气体排出。

2、肠道菌群未建立

新生儿肠道益生菌群需2-4周形成,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便秘。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每次哺乳间隔做蹬腿运动。

3、先天性巨结肠

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有关,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需儿科医生通过造影确诊,轻度病例可用开塞露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4、乳糖不耐受

因乳糖酶缺乏导致肠胀气,可能伴有哭闹不安。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滴剂或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有助于改善。

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若持续不排便伴呕吐、发热需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过度包裹婴儿腹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