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小儿肾积水的危害大吗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肾积水的危害大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肾积水的危害程度与积水原因、持续时间及肾功能损伤有关,多数早期轻度积水危害较小,但未及时干预的重度积水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

肾积水通常由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梗阻引起,早期可能仅有轻微腰部胀痛或无症状,超声检查可发现肾盂分离。短期单侧轻度积水对肾脏滤过功能影响有限,通过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多可恢复。但长期积水超过3个月可能引发肾皮质变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若积水程度超过肾盂容积50%则可能造成肾单位萎缩。部分患儿伴随反复尿路感染,发热和排尿困难等症状会进一步加速肾功能恶化。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或膀胱输尿管反流导致的进行性积水危害较大,婴幼儿肾脏代偿能力差,持续高压状态易导致肾实质纤维化。双侧重度积水可能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透析或肾移植。后尿道瓣膜等梗阻性疾病若在胎儿期未及时干预,出生后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部分患儿会伴随高血压和电解质紊乱等全身性并发症。

建议家长定期进行超声随访监测积水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肾脏撞击。日常保证每日饮水量,减少高盐高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出现尿液浑浊、排尿哭闹或眼睑浮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需进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或肾造瘘等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路感染常见症状

尿路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以及尿液异常等。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则是有强烈的排尿感,尿痛可能伴随排尿时的灼热感或刺痛感。下腹部不适通常表现为隐痛或胀痛,尿液异常可能呈现浑浊、血尿或异味。这些症状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免疫力下降、不良卫生习惯以及性生活等因素有关。 1、尿频:尿频是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需要频繁排尿,但每次排尿量较少。这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敏感性增加。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对膀胱的刺激,同时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利尿物质。 2、尿急:尿急表现为突然且强烈的排尿需求,难以控制。这种情况与膀胱肌肉过度收缩有关,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保持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可以帮助缓解尿急症状。 3、尿痛:尿痛通常表现为排尿时的灼热感或刺痛感,可能是尿道或膀胱黏膜受到感染刺激所致。增加饮水量可以稀释尿液,减轻疼痛感,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下腹部不适:下腹部不适可能表现为隐痛或胀痛,通常与膀胱或尿道的炎症有关。热敷下腹部可以缓解疼痛,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尿液异常:尿液异常可能包括浑浊、血尿或异味,这些症状提示尿路感染的存在。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白细胞或红细胞,使尿液变得浑浊或有血丝。多喝水有助于排出细菌,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加重。 尿路感染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可以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复发。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