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儿童鼻窦炎发烧了怎么办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鼻窦炎发烧了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鼻窦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鼻腔冲洗、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儿童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儿童鼻窦炎发烧时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用32-34摄氏度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减少衣物覆盖帮助散热。若儿童出现寒战或不适需停止擦浴,改为多饮水观察体温变化。

2、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鼻窦炎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感染。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减轻黏膜水肿。严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

3、鼻腔冲洗

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洗鼻器进行鼻腔冲洗,每日2-3次帮助排出脓性分泌物。冲洗时保持儿童头位前倾30度,避免呛咳。冲洗后指导儿童正确擤鼻,单侧鼻孔交替进行。鼻腔冲洗可缓解鼻塞症状,减少病原微生物滞留,促进鼻窦引流。

4、调整饮食

发烧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保证每日饮水量,可适量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过甜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5、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体温反复超过39摄氏度,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鼻窦炎可能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需通过血常规、鼻窦CT等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抗生素种类,严重者可能需进行鼻窦穿刺引流。

家长需密切监测儿童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记录一次。保持卧室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发热期间让儿童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复发。注意观察鼻涕颜色、性状变化,如出现黄绿色脓涕或血性分泌物应及时复诊。日常加强鼻腔护理,感冒后及时治疗,避免用力擤鼻诱发鼻窦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朵耳鸣出血怎么回事

耳朵耳鸣出血可能与外伤、中耳炎、鼓膜穿孔、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止血处理、抗感染治疗、鼓膜修复手术、改善微循环、肿瘤切除等方式治疗。

1、外伤

耳道受到外力撞击或掏耳不当可能导致耳部皮肤或鼓膜损伤,表现为耳鸣伴出血。轻微外伤可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避免沾水。若出血持续,需排除鼓膜穿孔,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配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控制炎症。

2、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因炎症侵蚀血管引发血性分泌物,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需通过耳内镜检查确诊,治疗首选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用药。反复发作可能需鼓室穿刺引流。

3、鼓膜穿孔

爆炸伤或气压骤变可导致鼓膜破裂出血,出现突发耳鸣及耳闷感。小穿孔多能自愈,期间禁用滴耳液。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术后可联合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改善耳鸣症状。

4、突发性耳聋

内耳微循环障碍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高频耳鸣伴眩晕。发病72小时内是治疗窗口期,需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血流,辅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内耳水肿。

5、听神经瘤

肿瘤压迫听神经及血管可能导致搏动性耳鸣与反复耳出血,需通过MRI确诊。早期可尝试伽马刀治疗,较大肿瘤需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术后耳鸣可能持续存在,可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缓解症状。

出现耳鸣出血应立即停止掏耳等刺激行为,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高空飞行等可能影响耳压的行为。饮食宜清淡,限制烟酒及辛辣食物。若出血量多或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剧烈头痛、面瘫等症状,需紧急就医排查血管性病变或颅内并发症。日常注意用耳卫生,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听力筛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