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耳朵耳鸣出血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耳朵耳鸣出血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耳朵耳鸣出血可能与外伤、中耳炎、鼓膜穿孔、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止血处理、抗感染治疗、鼓膜修复手术、改善微循环、肿瘤切除等方式治疗。

1、外伤

耳道受到外力撞击或掏耳不当可能导致耳部皮肤或鼓膜损伤,表现为耳鸣伴出血。轻微外伤可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避免沾水。若出血持续,需排除鼓膜穿孔,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配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控制炎症。

2、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因炎症侵蚀血管引发血性分泌物,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需通过耳内镜检查确诊,治疗首选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用药。反复发作可能需鼓室穿刺引流。

3、鼓膜穿孔

爆炸伤或气压骤变可导致鼓膜破裂出血,出现突发耳鸣及耳闷感。小穿孔多能自愈,期间禁用滴耳液。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术后可联合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改善耳鸣症状。

4、突发性耳聋

内耳微循环障碍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高频耳鸣伴眩晕。发病72小时内是治疗窗口期,需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血流,辅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内耳水肿。

5、听神经瘤

肿瘤压迫听神经及血管可能导致搏动性耳鸣与反复耳出血,需通过MRI确诊。早期可尝试伽马刀治疗,较大肿瘤需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术后耳鸣可能持续存在,可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缓解症状。

出现耳鸣出血应立即停止掏耳等刺激行为,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高空飞行等可能影响耳压的行为。饮食宜清淡,限制烟酒及辛辣食物。若出血量多或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剧烈头痛、面瘫等症状,需紧急就医排查血管性病变或颅内并发症。日常注意用耳卫生,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听力筛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过敏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区别

过敏性咽炎和慢性咽炎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过敏性咽炎主要由过敏原刺激引起,表现为咽部瘙痒、干咳等症状;慢性咽炎则多因长期不良刺激或反复感染导致,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干燥及轻微疼痛。 1、病因:过敏性咽炎的常见诱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患者通常有过敏史;慢性咽炎多与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或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病程较长。 2、症状:过敏性咽炎以咽部瘙痒、干咳、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症状发作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慢性咽炎患者常感到咽部异物感、干燥、轻微疼痛,症状持续且反复。 3、检查:过敏性咽炎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诊断,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慢性咽炎需结合病史、喉镜检查及咽部分泌物培养综合判断。 4、治疗:过敏性咽炎的治疗以抗过敏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西替利嗪片5mg/次,每日一次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慢性咽炎的治疗包括戒烟戒酒、改善生活环境,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局部消炎药物。 5、预防:过敏性咽炎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定期清洁居住环境;慢性咽炎患者需减少烟酒摄入,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过度用嗓。 日常饮食中,过敏性咽炎患者应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慢性咽炎患者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如慢跑、瑜伽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咽部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