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登革热高烧不退怎么办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高烧不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高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退热、抗病毒治疗、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登革热通常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或采用冰袋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室温建议维持在25-28摄氏度。物理降温可暂时缓解高热引起的不适,但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2、补液治疗

每日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适量淡盐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出现呕吐腹泻时需增加补液量,必要时采用静脉补液。补液有助于预防登革热常见的脱水及休克并发症。

3、药物退热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登革热退热首选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退热效果。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成人退热,但需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禁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4、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用于重症登革热抗病毒治疗,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干扰素α2b喷雾剂适用于早期病例,能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5、重症监护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意识模糊、皮下出血等症状时需住院治疗。重症病例可能需输注血小板或血浆,必要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登革休克综合征患者需在ICU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登革热患者应卧床休息,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选择米汤、果汁等易消化流食。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居住环境需防蚊隔离。出现高热反复或皮肤瘀斑等症状时须立即复诊,登革热二次感染可能加重病情,日常需做好防蚊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骨折后多久开始长骨头?

骨折后一般1-3周开始长骨头,具体时间与骨折类型、部位及个体差异有关。

骨折愈合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炎症期通常持续1-2周,此时断端血肿形成纤维连接。修复期从第2-3周开始,软骨痂逐渐转变为骨痂,X线可见模糊骨痂影。简单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可能在3-4周形成明显骨痂,而股骨颈等血供较差的部位可能需要4-6周。儿童骨折愈合速度比成人快,青少年锁骨骨折约2周即可见骨痂生长。影响愈合速度的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局部血供、固定稳定性等。补钙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有限,关键在于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D和矿物质。吸烟、饮酒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显著延缓愈合进程。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遵医嘱定期复查X线。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饮食需保证每日300-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瘦肉、鱼类及深色蔬菜。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或固定物松动时需及时就医。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通常在骨痂形成后开始逐步增加负重训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