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骨折后多久开始长骨头?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后多久开始长骨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后一般1-3周开始长骨头,具体时间与骨折类型、部位及个体差异有关。

骨折愈合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炎症期通常持续1-2周,此时断端血肿形成纤维连接。修复期从第2-3周开始,软骨痂逐渐转变为骨痂,X线可见模糊骨痂影。简单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可能在3-4周形成明显骨痂,而股骨颈等血供较差的部位可能需要4-6周。儿童骨折愈合速度比成人快,青少年锁骨骨折约2周即可见骨痂生长。影响愈合速度的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局部血供、固定稳定性等。补钙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有限,关键在于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D和矿物质。吸烟、饮酒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显著延缓愈合进程。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遵医嘱定期复查X线。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饮食需保证每日300-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瘦肉、鱼类及深色蔬菜。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或固定物松动时需及时就医。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通常在骨痂形成后开始逐步增加负重训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骨折了能恢复如初吗

骨折后能否恢复如初取决于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基本恢复功能,但部分严重骨折可能遗留轻微功能障碍。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通常需要经历血肿机化、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和骨痂改造四个阶段。对于单纯闭合性骨折且未损伤关节面的患者,经过及时复位、固定和康复训练,骨骼结构可完全重建,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儿童青少年因骨骼再生能力强,恢复效果往往优于中老年人。康复期间需保证钙质、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愈合的不良习惯。

当骨折涉及关节面、伴有严重粉碎性骨折或神经血管损伤时,即使经过手术治疗也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风险较高,可能延迟愈合或形成畸形愈合。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量恢复困难,二次骨折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情况需长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锻炼和步态调整,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质量。

建议骨折患者定期复查X线监测愈合进度,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早期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拆除固定装置后逐步增加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恢复期使用拐杖等助行器减轻患肢负重,配合红外线理疗或中药熏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疼痛、异常肿胀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