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双肾结石是什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双肾结石是什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双肾结石可能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饮食因素、药物影响、感染等因素引起。双肾结石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1、代谢异常

体内钙、草酸、尿酸等物质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双肾结石形成。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高尿酸尿症等代谢性疾病会增加结石风险。代谢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有关,通常伴随骨骼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治疗需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颗粒、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调节代谢。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晶体沉积概率,从而形成双肾结石。梗阻可能与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症状。解除梗阻是治疗关键,轻度梗阻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石,严重时需进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

3、饮食因素

长期高盐、高蛋白、低水分摄入的饮食习惯易诱发双肾结石。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菠菜等高嘌呤或高草酸食物会增加结石风险。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限制钠盐摄入,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以增加尿枸橼酸含量。

4、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双肾结石,如维生素D制剂、钙剂、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改变尿液成分或溶解度,促进晶体形成。药物性结石通常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相关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同时增加水分摄入。

5、感染因素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引起感染性双肾结石,常见病原体为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产脲酶细菌。感染性结石生长迅速,可能造成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通常伴随发热、尿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呋喃妥因肠溶片,同时需手术清除结石。

预防双肾结石复发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当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出现剧烈腰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排石药物延误治疗。结石成分分析可为个体化预防提供依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早泄吃什么药

治疗早泄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片、盐酸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氯米帕明片等药物。早泄可能与心理因素、神经调节异常、前列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遗传因素等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药物并配合行为疗法。

1、盐酸达泊西汀片

盐酸达泊西汀片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原发性早泄,通过延长射精潜伏期改善症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需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变化。

2、盐酸帕罗西汀片

盐酸帕罗西汀片作为抗抑郁药,可改善中枢神经对射精的控制功能,适用于合并焦虑的早泄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或性欲减退,需定期评估疗效。不建议突然停药以防戒断反应。

3、舍曲林片

舍曲林片通过调节5-羟色胺水平延缓射精,对心理性早泄效果较好。用药初期可能出现口干或失眠,需持续用药2-4周显效。肝肾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4、氟西汀胶囊

氟西汀胶囊适用于继发性早泄,尤其伴强迫症状者。需注意可能引起射精延迟或快感缺失。与华法林合用需监测凝血功能,老年人应从小剂量开始。

5、氯米帕明片

氯米帕明片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对严重早泄有效。使用期间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律失常风险。建议睡前服用以减少日间困倦,疗程不超过3个月。

早泄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配合盆底肌训练、停动法等行为疗法,避免过度手淫。保持规律性生活频率,夫妻共同参与治疗可缓解心理压力。日常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若症状持续或伴随排尿异常,需排查慢性前列腺炎等器质性疾病。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