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牙齿炎症可能引起发烧,常见于急性根尖周炎、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等口腔感染性疾病。
1、急性根尖周炎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可能导致低热,伴随患牙咬合痛和牙龈肿胀。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2、牙周脓肿深牙周袋内细菌繁殖形成化脓性炎症时易引发发热,伴有牙龈波动感。需切开引流配合龈下刮治,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奥硝唑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控制感染。
3、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周围软组织感染常导致38℃以上高热,伴随张口受限。需局部冲洗上药,严重时需拔除智齿,可使用罗红霉素胶囊、替硝唑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4、颌面部间隙感染牙齿炎症扩散至颌面部间隙可能引起寒战高热,需静脉抗生素治疗。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需联合头孢曲松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
出现牙齿疼痛伴发热时应避免咀嚼硬物,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内尽早就医控制感染源。
小儿高热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防止受伤、观察记录等方式护理。高热惊厥通常由体温骤升、感染、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通畅:立即将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家长需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
2、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酒精擦浴。建议家长在惊厥停止后测量体温,若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栓。
3、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抽搐时轻轻固定头部。家长需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4、观察记录:观察瞳孔变化、面色及意识状态,若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可能与脑膜炎、癫痫等疾病有关,表现为呕吐、嗜睡等症状。
惊厥停止后保持环境安静,适量补充水分,避免穿着过厚衣物。建议家长定期监测体温,出现异常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