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针灸科

电子针灸是不是调得越大越好

| 1人回答 | 9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电子针灸是不是调得越大越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敏
彭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电子针灸并非强度越大越好,过度刺激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神经损伤,合理强度需根据个体耐受性和治疗目标调整。

1、耐受差异

个体对电流敏感度差异较大,老年人或皮肤敏感者需降低强度,建议从最低档开始逐步调整至微麻感为宜。

2、治疗目标

镇痛治疗通常需要中等强度刺激,而肌肉放松只需轻微电流,高强度更适合特定穴位短时刺激。

3、设备限制

家用电子针灸仪最大输出电流受安全标准限制,超过设备标定值可能引发电路故障或输出不稳定。

4、风险控制

持续使用高强度易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电极片接触部位可能出现色素沉着,严重时可诱发心律失常。

使用电子针灸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治疗期间避免电极片长时间固定同一部位,皮肤破损或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智力障碍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智力障碍的早期表现主要包括反应迟钝、喂养困难、异常哭闹、运动发育迟缓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语言发育落后、社交能力低下等症状。

1. 反应迟钝

对声音或触碰反应较弱,眼神交流少,睡眠时间异常延长或缩短,清醒时表情淡漠。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对摇铃、人脸等刺激的反应程度。

2. 喂养困难

吸吮吞咽协调性差,容易呛奶,进食时间过长。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必要时使用特殊奶嘴,并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

3. 运动发育落后

3个月后仍不能抬头,6个月不会翻身,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过软或过硬。家长需记录大运动发育里程碑,发现延迟应及时进行发育评估。

4. 异常哭闹

哭声微弱或尖锐刺耳,难以通过常规安抚手段缓解,可能伴随异常肢体姿势。家长需排查生理需求后,关注哭声特征与持续时间。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早期干预训练可改善预后,日常需保持环境刺激适度并建立规律作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