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血糖高的中药治疗有哪些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糖高的中药治疗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糖高可通过中药调理辅助控制,常用中药主要有黄芪、黄连、桑叶、葛根、地黄等。血糖高可能与遗传、饮食不当、肥胖、胰岛素抵抗、胰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中药,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

1、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高血糖。黄芪中的黄芪多糖成分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代谢。临床常用黄芪颗粒或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常与麦冬、五味子等配伍使用。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变化,避免与降糖药叠加导致低血糖。

2、黄连

黄连清热燥湿的功效适合胃热炽盛型高血糖患者。其所含小檗碱可通过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促进胰岛素分泌等途径降糖。常见剂型有黄连上清丸、黄连素片等,多与黄芩、栀子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

3、桑叶

桑叶具有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作用,其含有的1-脱氧野尻霉素能抑制α-糖苷酶活性。桑叶常制成桑叶茶或桑枝颗粒用于糖尿病前期调理,可搭配菊花、枸杞冲泡。桑叶性寒,体质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出现腹泻等不适。

4、葛根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型高血糖。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环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常用剂型包括葛根芩连丸、葛根素注射液等。与丹参配伍可增强活血化瘀效果,但低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

5、地黄

地黄滋阴补肾的功效对肾阴亏虚型糖尿病尤为适宜。熟地黄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善糖代谢,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口服液等为其常见制剂。湿热体质者忌用,服药期间需限制高脂饮食以免影响药效。

中药调理血糖需坚持3-6个月才能显现稳定效果,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上控制精制碳水摄入,增加苦瓜、燕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出现明显口干、消瘦或视力模糊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增减西药剂量。中药与降糖西药联用时,服药时间需间隔2小时以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头晕目眩怎么回事

头晕目眩可能由低血糖、贫血、耳石症、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耳石复位、血压控制、改善脑循环等方式治疗。 1、低血糖:低血糖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尤其是空腹或长时间未进食时。低血糖与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糖尿病用药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日常可通过定时进食、携带含糖食物如巧克力或糖果来预防。 2、贫血:贫血是头晕目眩的常见原因,尤其是缺铁性贫血。贫血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消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疲劳、头晕等症状。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菠菜、动物肝脏,必要时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 3、耳石症:耳石症是内耳平衡器官出现问题,导致头晕目眩,尤其是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症可能与头部外伤、年龄增长、内耳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短暂性眩晕、恶心、平衡失调等症状。治疗可通过耳石复位手法,严重时需就医进行专业复位。 4、高血压:高血压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尤其是血压突然升高时。高血压可能与遗传、肥胖、高盐饮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日常可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来管理血压,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 5、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尤其是中老年人。脑供血不足可能与动脉硬化、颈椎病、心脏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改善脑循环可通过适度运动、避免久坐、服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片。 头晕目眩时,建议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等。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平衡功能。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必要时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