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皮肤过敏瘙痒中药治疗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皮肤过敏瘙痒中药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皮肤过敏瘙痒可通过防风通圣丸、消风止痒颗粒、肤痒颗粒、乌蛇止痒丸、润燥止痒胶囊等中药治疗。皮肤过敏瘙痒可能与接触过敏原、饮食不当、环境刺激、免疫力下降、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丘疹、脱屑、灼热感、剧烈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抓挠患处。

一、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由防风、荆芥、薄荷等中药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型皮肤过敏瘙痒。该药能缓解皮肤红肿、灼热感等症状,对荨麻疹、湿疹等疾病引起的瘙痒有一定效果。使用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及体虚者慎用。

二、消风止痒颗粒

消风止痒颗粒含地黄、当归、苦参等成分,具有祛风止痒、养血润燥的作用,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该药对干燥性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效果较好,可改善皮肤脱屑、皲裂等症状。服药期间应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清洁。

三、肤痒颗粒

肤痒颗粒主要成分为地肤子、白鲜皮等,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皮肤过敏。该药对夏季皮炎、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有明显缓解作用,能减轻丘疹、水疱等症状。脾胃虚寒者需谨慎使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胃肠不适。

四、乌蛇止痒丸

乌蛇止痒丸以乌梢蛇、蝉蜕为主要原料,具有搜风通络、除湿止痒的作用,适用于顽固性皮肤瘙痒。该药对慢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等病程较长的瘙痒性疾病效果显著,可缓解夜间加重的瘙痒。儿童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五、润燥止痒胶囊

润燥止痒胶囊含何首乌、地黄等滋阴药材,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阴虚血燥型皮肤瘙痒。该药对冬季加重的皮肤干燥瘙痒、老年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能改善皮肤脱屑、龟裂等症状。服药期间需配合保湿护理,避免热水烫洗。

皮肤过敏瘙痒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避免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但出汗后应及时清洁。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皮肤破损感染,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中药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长期服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双脚发热解决方法,告别不适

双脚发热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使用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和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双脚发热通常由血液循环不良、神经功能异常、感染、代谢性疾病和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习惯: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双脚发热。建议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脚部运动,如踮脚尖、转动脚踝,促进血液回流。避免穿紧身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减少脚部压迫。 2、改善饮食: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族或摄入过多辛辣食物可能加重脚部不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和豆类,减少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 3、使用物理降温:脚部发热时,可用温水泡脚或冷敷缓解不适。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加入少量盐或薄荷精油,有助于放松脚部肌肉。冷敷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脚部10-15分钟,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4、药物治疗:双脚发热可能与神经炎或感染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片100mg/次,每日3次、甲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日1次。药物治疗需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5、就医检查:若双脚发热伴随疼痛、麻木或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血液检查、神经传导测试或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日常护理中,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定期修剪指甲,避免真菌感染。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注意观察脚部变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