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耳朵鼓膜外伤穿孔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耳朵鼓膜外伤穿孔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耳朵鼓膜外伤穿孔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擤鼻、定期复查、必要时手术修补等方式处理。鼓膜外伤穿孔通常由尖锐物刺伤、气压骤变、头部外伤、感染扩散、不当掏耳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鼓膜穿孔后须防止水分进入耳道,洗澡时可用凡士林棉球堵塞外耳道口,避免游泳或潜水。湿润环境易导致细菌滋生,可能引发中耳炎。家长需每日检查耳道是否清洁,但禁止自行用棉签深入清理。

2、预防感染

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耳痛、流脓需及时就医。家长需按医嘱定时滴药,滴药前适当加温药液以减少刺激。避免让孩子抓挠耳朵,睡觉时可侧卧使患耳朝上。

3、避免用力擤鼻

擤鼻时捏住单侧鼻孔交替进行,防止气流冲击咽鼓管加重穿孔。感冒期间需加强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鼻腔通畅。打喷嚏时可让孩子张口以降低耳内压力变化。

4、定期复查

每2-4周需进行耳内镜检查,观察穿孔愈合情况。小型穿孔多在3个月内自愈,超过6个月未愈可能需干预。听力检测可评估是否合并听骨链损伤,婴幼儿需采用游戏测听法等特殊检查手段。

5、手术修补

较大穿孔或合并听骨损伤时,可能需行鼓膜成形术或鼓室探查术。全麻手术适宜年龄通常大于3岁,术前需完善颞骨CT评估。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移植物移位。

日常需避免孩子接触细小玩具或尖锐物品,纠正掏耳习惯。饮食宜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促进黏膜修复,如胡萝卜、鸡蛋等。若发现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或频繁抓耳,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注意乘坐飞机或高铁时可通过咀嚼动作缓解气压变化,穿孔未愈前不建议进行高空或潜水活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型流感可以自愈吗

乙型流感可通过a、b、c、d、e等方式治疗。乙型流感通常由a、b、c、d、e等原因引起。 1、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次感染。多喝水,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缓解发热和咳嗽症状。适当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每次500毫克,每6小时一次,缓解发热和疼痛。 2、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鸡蛋、鱼肉,帮助身体修复。 3、药物: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毫克,每日两次,连续服用5天,可缩短病程。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400毫克,每8小时一次,缓解发热和疼痛。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缓解咳嗽症状。 4、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使用口罩,减少飞沫传播。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减少感染风险。定期消毒居住环境,保持清洁。 5、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定期测量体温,记录病情进展。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乙型流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焦虑。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