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筛查是怎么检查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肠癌早期筛查是怎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大肠癌早期筛查主要通过粪便检测、结肠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完成,以便尽早发现病变或癌前病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粪便检测
粪便检测是最常见的非侵入性筛查手段,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粪便隐血试验FOBT和粪便DNA检测。FOBT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含有微量血液,可能提示息肉或癌症的存在。而粪便DNA检测则通过检测粪便中的特定基因突变来发现癌变的可能性。建议5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检测,这种方法方便且经济。
2、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通过将一根带有摄像头的软管插入肛门内,可以直接观察肠道情况,并及时切除发现的息肉或进行病理活检。全结肠镜检查通常每5-10年进行一次,特别推荐给有家族史或者出现长期肠道症状如便血、腹泻的人群。
3、影像学检查
包括虚拟结肠镜检查CT结肠造影和钡剂灌肠X线检查,这些技术通过影像重建直观展现肠道内部情况。如果患者因特殊原因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这类方法是重要的补充筛查手段。
提示:大肠癌早筛的选择因人而异,应综合年龄、风险因素及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筛查手段。定期筛查、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腹痛腹泻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通常与疾病进展或治疗副作用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可能因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性、肠道感染或化疗药物反应导致胃肠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引发腹痛腹泻的常见原因是高钙血症和淀粉样变性。肿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导致骨质破坏,血钙升高可刺激胃肠黏膜引发痉挛性腹痛;异常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肠道血管或神经(淀粉样变性)可能干扰消化功能,表现为慢性腹泻。化疗药物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可能直接损伤肠黏膜或诱发肠道菌群失调,部分患者会出现水样便或腹部隐痛。这类症状通常伴随贫血、骨痛等典型表现,需通过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骨髓活检等确诊。

少数情况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沉积病时,异常蛋白直接损害肾脏和肠道微循环,可能引发剧烈腹痛伴血便;肿瘤压迫脊髓神经根或腹腔淋巴结肿大也可导致放射性疼痛。若患者突然出现发热、黏液脓血便,需警惕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等急症。

建议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记录腹痛腹泻的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高钙饮食。出现持续症状时需完善便常规、腹部CT等检查,由血液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靶向药物或加用止泻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与适量益生菌摄入可能改善肠道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