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儿童发热39℃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观察、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中暑、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4-26℃,减少衣物包裹,每30分钟复测体温。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或小儿退热栓,体温超过38.5℃时给药,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
3、补液观察:家长需每15分钟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排尿次数和神志状态。若出现抽搐、呕吐或持续嗜睡应立即就医。
4、病因治疗:可能与流感病毒、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痛、皮疹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检查后针对性使用奥司他韦或头孢克洛。
发热期间可适量食用苹果泥、小米粥、南瓜汤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饮料。体温反复超过3天或出现惊厥需急诊处理。
新生儿感染B族链球菌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嗜睡或易激惹、体温异常,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或休克。
1、呼吸急促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或呻吟,可能与肺部感染有关。家长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治疗。
2、喂养困难表现为拒奶、吸吮无力或呕吐,可能与败血症导致的全身反应有关。家长需观察进食量并记录,医生会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头孢噻肟等药物。
3、嗜睡或易激惹神经系统受累时可出现意识状态改变,伴随肌张力异常。家长需注意觉醒反应,医院可能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并静脉注射抗生素。
4、体温异常可表现为发热或低体温,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家长需每小时监测肛温,医疗团队会采取保温措施并使用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进展迅速,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住院期间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与生命体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