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为什么老年人易得牙周病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老年人易得牙周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老年人易得牙周病主要与牙龈萎缩、口腔卫生不良、慢性疾病影响、免疫功能下降、修复体刺激等因素有关。牙周病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并增加全身疾病风险。

1、牙龈萎缩

随着年龄增长,牙龈组织逐渐萎缩,导致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缺乏牙釉质保护,更易堆积菌斑和牙石。牙龈退缩还会形成较深的牙周袋,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建议老年人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暴露的牙根部位,定期进行牙周刮治。

2、口腔卫生不良

老年人因手部灵活性下降或认知障碍,常难以彻底清洁牙齿。食物残渣长期滞留会形成牙菌斑,矿化后成为牙结石刺激牙龈。部分老人佩戴活动义齿后清洁不当,易引发义齿性口炎合并牙周感染。家属应协助监督刷牙,必要时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

3、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会降低组织修复能力,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加重牙龈出血;骨质疏松症会影响牙槽骨密度。这些疾病与牙周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控制基础疾病对延缓牙周病进展至关重要。

4、免疫功能下降

衰老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减退,对牙周致病菌的防御能力减弱。口腔黏膜屏障功能降低,使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病原体更易侵入组织。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增强口腔免疫力,但需避免过量摄入。

5、修复体刺激

不合适的假牙边缘可能摩擦牙龈,卡环过紧会压迫基牙颈部。固定桥体设计不良易致食物嵌塞,加速邻面牙槽骨吸收。建议每3-5年检查修复体密合度,出现压痛或松动及时调整,避免继发牙周损伤。

老年人应每半年接受专业洁牙和牙周检查,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均衡摄入钙质和维生素D,限制粘性高糖食物。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等局部药物,或进行牙周翻瓣术等治疗。家属需关注老人口腔异味、咀嚼困难等异常表现,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天然牙。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怀孕13周胎停育的症状

怀孕13周胎停育的症状可能包括阴道出血、腹痛、妊娠反应消失、胎动减少或消失、超声检查无胎心等。这些症状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确认。 1、阴道出血:胎停育后,胚胎组织可能剥离子宫内膜,导致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颜色可能为鲜红或暗红。若发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确认胎儿情况。 2、腹痛:胎停育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导致下腹疼痛。疼痛可能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程度轻重不一。伴随腹痛的阴道出血需特别警惕,及时就医排除胎停育可能。 3、妊娠反应消失:胎停育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可能突然消失。若妊娠反应明显减弱或消失,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 4、胎动减少或消失:怀孕13周时,部分孕妇可能已感受到胎动。若胎动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可能是胎停育的信号。需立即就医进行胎心监测,确认胎儿状态。 5、超声检查无胎心:超声检查是确诊胎停育的重要方法。若超声显示无胎心搏动,结合其他症状,可诊断为胎停育。确诊后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处理,如药物流产或清宫手术。 怀孕期间,孕妇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绿叶蔬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胎儿健康。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