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手背烫伤起水泡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药物涂抹、水泡保护和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蒸汽、火焰接触皮肤导致,可能伴随红肿、疼痛、水泡等症状。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伤口,防止冻伤。冲洗后轻轻擦干,不要用力摩擦水泡部位。
2、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预防细菌感染。消毒时动作轻柔,不要弄破水泡。若水泡已破,需清除残留液体后再消毒,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3、药物涂抹
浅二度烫伤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或湿润烧伤膏促进愈合。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避免自行挑破水泡或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
4、水泡保护
完整的水泡具有保护创面作用,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定期更换。若水泡过大影响活动,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抽吸液体并保留泡皮。日常避免手部剧烈活动导致水泡破裂。
5、预防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接触水源时使用防水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加剧、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出现发热或伤口恶化需及时就医。深二度以上烫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应立即就诊。
烫伤恢复期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伤口愈合。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色素沉着风险。恢复期间注意防晒,新生皮肤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日常接触高温物品时佩戴防护手套,烹饪时注意蒸汽和热油防护。若烫伤涉及面部、会阴等特殊部位或伴有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