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突然休克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突然休克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突然休克,一般的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如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爆发性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脏供血功能突然下降,血压下降,甚至猝死。一般就是毫无征兆,或者短时间内突然出现。休克的特征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最突出的就是表现为低血压。第二类突发休克的原因,多见于血管的突然扩张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如过敏性休克,还有迷走神经反射导致神经元性休克等。积极处理后,一般预后良好。第三类,突发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如突发消化道大出血,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溃疡出血等。这些情况出现,建议及时呼叫救护车去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临时起搏器植入适应症

临时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主要有严重心动过缓、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手术后传导系统损伤、药物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以及高危手术的预防性应用。

1、严重心动过缓

严重心动过缓是指心率持续低于每分钟40次,可能由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引起。患者常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临时起搏器通过电刺激维持有效心率,改善心输出量。临床常用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或经皮体外起搏方式,需持续心电监测直至病因解除。

2、急性心肌梗死伴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若累及传导系统,可能引发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时风险更高。临时起搏可预防阿斯综合征发作,为血运重建争取时间。需注意起搏电极可能加重心肌损伤,术后需评估是否需永久起搏器植入。

3、心脏术后传导障碍

心脏瓣膜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等可能损伤希氏束或束支,导致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术中放置心外膜起搏导线是常见预防措施,术后若出现持续缓慢性心律失常,需维持临时起搏1-2周观察传导功能恢复情况。

4、药物中毒性心律失常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中毒时,可能引发严重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在解毒治疗期间提供心率支持,同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或特异性解毒剂治疗。起搏参数需根据药物代谢情况动态调整。

5、高危手术预防性应用

对于既往有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行重大非心脏手术,或需使用抑制心率药物时,可预防性植入临时起搏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术等介入操作也可能需要备用起搏支持。此类应用需严格评估获益风险比。

临时起搏器植入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电极脱位。每日进行起搏阈值测试和感知灵敏度调整,观察有无胸痛、肌肉抽搐等异常。营养方面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钾镁离子,限制钠盐摄入。术后应尽早进行病因治疗,并定期评估是否过渡到永久起搏或撤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