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

创可贴的功效与作用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创可贴的功效与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创可贴主要用于小伤口止血、保护创面及预防感染,适用于皮肤浅表性擦伤、割伤等轻微外伤。其主要功能包括物理隔离细菌、吸收渗液、促进伤口愈合。

1、止血作用

创可贴的纱布层可压迫伤口毛细血管,通过物理加压方式实现快速止血。适用于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渗血,如纸张划伤、刀具浅表割伤等。止血效果与伤口深度直接相关,对于动脉出血或深度超过3毫米的伤口无效。

2、创面保护

聚乙烯薄膜层能隔绝外界污染物与细菌,降低伤口二次感染概率。特别适合手指关节等易摩擦部位,可防止衣物摩擦导致的痂皮脱落。但需每日更换,贴敷超过24小时可能因潮湿环境增加感染风险。

3、吸收渗液

中间吸水垫可吸收伤口组织液,保持创面适度湿润环境。这种微湿条件能加速上皮细胞迁移,比完全干燥环境缩短30%愈合时间。但化脓性伤口禁用,大量渗液需改用专用敷料。

4、预防感染

部分含苯扎氯铵等消毒剂的创可贴,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适用于公园游乐设施擦伤等污染风险高的场景,但碘过敏者应选用无药型。

5、辅助愈合

水胶体类创可贴可维持伤口pH值,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生长因子。临床数据显示能使浅二度烧伤愈合期缩短2-3天,但成本较高且需医护指导使用。

使用创可贴前需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确保无泥沙等异物。关节部位建议选用弹性绷带型,儿童宜选卡通图案款以提高配合度。糖尿病患者、动物咬伤及深度创伤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日常可备防水型、透气型等不同规格,但需注意产品灭菌有效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他汀类药物都可能诱发哪些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损伤、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血糖升高、神经系统症状等。 1、肌肉损伤:他汀类药物可能引发肌肉疼痛、无力或肌炎,严重时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这种情况通常与药物剂量过高或个体代谢异常有关。患者应注意监测肌酸激酶水平,若出现肌肉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2、肝功能异常: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炎或黄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若发现异常,应暂停用药并咨询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 3、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可通过调整服药时间或剂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考虑更换药物或暂停治疗。 4、血糖升高: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导致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非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筛查血糖水平。 5、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或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这些症状通常与药物剂量或个体敏感性有关,若症状明显,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的重要药物,但需注意其潜在不良反应。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