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乳腺癌

怎样预防乳腺癌手术患肢水肿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样预防乳腺癌手术患肢水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可通过淋巴按摩、适度运动、压力治疗和专业康复训练等方式预防。水肿通常由淋巴系统损伤、术后感染、肌肉活动减少和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引起。

1、淋巴按摩

术后早期由专业康复师指导进行轻柔淋巴引流按摩,帮助建立侧支循环,避免手法过重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2、适度运动

术后2周起进行握拳、抬臂等渐进式康复训练,每日3组,每组10次,注意避免提重物超过1公斤。

3、压力治疗

穿戴医用弹力袖套,选择20-30mmHg压力等级,白天持续佩戴,夜间取下,需每3个月更换新品。

4、康复训练

术后1个月开始水中康复运动,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担,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建议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定期监测臂围变化,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饮食注意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么来看乳腺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乳腺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解读主要关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免疫组化指标四项核心内容。

1、肿瘤大小:

病理报告会明确标注肿瘤最大径,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肿瘤大小直接影响T分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2、淋巴结转移:

报告中会详细记录检出淋巴结总数和转移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N分期,对后续治疗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3、病理分级:

采用诺丁汉分级系统评估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包括腺管形成、核多形性和核分裂三项指标。分级越高提示恶性程度越高。

4、免疫组化:

ER、PR、HER-2和Ki-67等标志物检测结果决定分子分型,直接影响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个性化方案制定。

建议携带完整病理报告就诊,由乳腺专科医生结合临床情况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随访和治疗计划。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