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脑梗患者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规律服药、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变化及定期复查。脑梗即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疾病,预防复发和促进康复需多维度管理。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达标。合并房颤者应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避免自行增减药物或停用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
2、规律服药
二级预防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防止血栓形成。若存在颈动脉狭窄,可能需联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同时需配合脑保护剂如胞磷胆碱钠胶囊、奥拉西坦胶囊改善脑代谢,服用期间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不良反应。
3、调整生活方式
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睡眠时间保持7-8小时,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肥胖者需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4、监测症状变化
警惕新发肢体无力、言语含糊、视物成双等复发征兆,若出现需立即就医。吞咽障碍者进食时应取坐位,选择糊状食物防误吸。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情绪异常如抑郁焦虑需及时心理干预。
5、定期复查
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头颅CT或磁共振,评估梗死灶变化。每3个月检测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颈动脉超声每年复查1次,狭窄程度超过50%需血管外科会诊。康复期应持续进行言语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必要时采用经颅磁刺激等辅助治疗。
脑梗患者的日常护理需家属全程参与,制作服药记录卡确保用药依从性,居家环境移除地毯等绊倒风险。烹饪时使用限盐勺控制钠摄入,准备握力器、平衡垫等辅助康复工具。外出携带急救联系卡,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定期参与医院健康讲座,学习识别中风120口诀(1张脸不对称、2只手臂单侧无力、0听言语不清),突发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溶栓黄金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