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儿童持续38℃发热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补液护理、病因排查等方式处理,通常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脱水或中暑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5℃左右,减少衣物覆盖,每30分钟复测体温。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注意不同剂型的适用年龄。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避免重复给药。
3、补液护理家长需每15分钟喂食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可适量饮用苹果汁、米汤等易吸收液体,避免含糖饮料。
4、病因排查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或幼儿急疹有关,通常伴随咳嗽、排尿异常或皮疹。家长需记录发热规律及伴随症状,24小时未退热应及时就医。
发热期间建议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鸡蛋等高蛋白饮食。保持每日睡眠超过10小时,体温监测间隔不超过2小时。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管理和疫苗接种预防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解剖结构异常或未规范接种疫苗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首选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三代头孢菌素,重症可联用万古霉素。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2-3周。
2、对症支持治疗:针对颅内压增高使用甘露醇脱水,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或布洛芬等退热药。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3、并发症管理:若出现脑积水需神经外科会诊,听力障碍需耳科评估。可能与脑膜炎症反应或血管栓塞有关,表现为抽搐、偏瘫等症状。
4、疫苗接种预防:康复后应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家长需注意该病易在婴幼儿群体中传播,与鼻咽部带菌状态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关。
治疗期间保持患儿安静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可进行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定期随访脑电图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