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小儿肺炎可通过推天河水、揉膻中穴、清肺经、捏脊等方法辅助缓解症状。按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延误病情。
1、推天河水用食指中指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有助于清热解表。家长需注意手法轻柔,每次操作3-5分钟,适用于发热症状。
2、揉膻中穴以指腹顺时针按揉两乳头连线中点,能宽胸理气。建议家长每日操作2次,每次100-200圈,缓解咳嗽胸闷。
3、清肺经沿无名指掌面从指根向指尖直推,可宣肺止咳。家长操作时需保持指甲修剪圆润,避免划伤患儿皮肤。
4、捏脊自尾椎沿脊柱两侧向上提捏皮肤,能调节脏腑功能。家长需避开患儿饭后1小时内进行,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
按摩仅作为辅助手段,患儿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少量多次喂水。
小儿肺炎出院后是否需要继续服药主要取决于病情恢复情况、病原体类型、并发症及医嘱要求。
1. 病情恢复肺部炎症完全吸收且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可能无须用药,家长需遵医嘱复查胸片或血常规确认。
2. 病原体类型细菌性肺炎可能需完成抗生素疗程,支原体肺炎常需继续服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
3. 并发症合并心肌炎或胸腔积液时需用辅酶Q10等营养心肌药物,家长需观察有无气促、浮肿等新发症状。
4. 医嘱要求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可能需逐步减停,家长须严格记录用药时间并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建议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