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判断宝宝是否脱水可通过观察精神状态、排尿量、皮肤弹性等表现。脱水通常由腹泻、呕吐、发热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评估。
1、精神状态
脱水初期宝宝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严重时表现为反应迟钝、眼神呆滞。若伴随腹泻或呕吐,家长需警惕脱水进展。此时可尝试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并监测症状变化。
2、排尿频率
6小时以上无排尿或尿量明显减少是典型脱水征兆。婴儿尿布持续干燥超过3小时需引起重视。记录排尿次数有助于医生判断脱水程度,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3、皮肤弹性
轻捏腹部皮肤回弹速度超过2秒提示脱水。该体征在严重脱水时更为明显,可能伴随囟门凹陷。皮肤干燥脱屑也是常见表现,需与湿疹等皮肤问题鉴别。
4、口腔黏膜
脱水时宝宝可能出现口唇干裂、唾液减少,哭闹时无眼泪。这些表现与体液丢失量相关,轻度脱水可通过增加母乳或配方奶摄入改善。
5、循环系统
重度脱水会出现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循环障碍。若发现宝宝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提示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须立即急诊处理。
家长应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腹泻期间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注意记录呕吐物性状、排便次数及体温变化,就医时携带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脱水纠正后仍需持续观察48小时,避免复发。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喂养频次,但每次不宜过量。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抽搐等危重表现,须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