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脏瓣膜手术后寿命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瓣膜手术后寿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瓣膜手术后的寿命因人而异,主要与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术后可长期生存,部分患者可能因并发症影响预后。

接受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通常需要10-15年后再次手术,机械瓣膜耐久性更久但需终身抗凝治疗。规范服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可将血栓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术后早期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呼吸训练、肢体活动等康复锻炼,有助于心肺功能恢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及时就诊。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这些措施均有助于延长术后生存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胸闷是不是心肌炎呢

胸闷可能是心肌炎的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胸闷都由心肌炎引起。胸闷可能与心肌炎、心绞痛、肺部疾病、焦虑症、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心肌炎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心肌炎患者除胸闷外,常伴有心悸、乏力、气短、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诊断心肌炎需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进行心肌活检。治疗包括休息、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2、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等部位,常由劳累、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患者需进行心电图、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必要时需进行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3、肺部疾病

胸闷也可能是肺部疾病的表现,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肺栓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咳嗽、咳痰;哮喘患者多有过敏史,表现为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肺栓塞患者常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长期卧床史,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肺部疾病需进行胸片、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物等。

4、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常因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出现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多伴有失眠、烦躁、坐立不安等表现。焦虑症引起的胸闷通常与情绪波动相关,无器质性病变,需进行心理评估,治疗包括心理疏导、抗焦虑药物等。

5、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部分患者可伴有胸闷。胃食管反流多与饮食不当、肥胖、吸烟等因素有关,需进行胃镜检查,治疗包括抑酸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物等,同时需避免饱餐、睡前进食。

出现胸闷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若胸闷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