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脑水肿昏迷不醒需立即就医、降低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病因治疗及康复干预。脑水肿昏迷通常由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代谢紊乱或肿瘤占位等因素引起。
1、立即就医
脑水肿昏迷属于急危重症,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或神经内科。昏迷状态下患者自主呼吸可能受限,需保持气道通畅,避免搬动时颈部过度扭转。院前急救可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监测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并记录昏迷程度及瞳孔变化。
2、降低颅内压
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脱水剂快速减轻脑组织水肿,必要时联合高渗盐水输注。头部抬高30度有助于静脉回流,严重者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或脑室引流术。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过度脱水导致肾功能损伤。
3、维持生命体征
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保障氧供,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5%。静脉补液纠正休克或脱水,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血压。持续心电监护可早期发现心律失常,鼻饲或肠外营养支持能预防应激性溃疡。
4、病因治疗
感染性脑水肿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等抗病原体药物。脑出血患者适用氨甲环酸止血,大面积脑梗死可考虑溶栓治疗。肿瘤压迫需手术切除或放疗,代谢性脑病应纠正低血糖、肝肾功能异常等原发紊乱。
5、康复干预
意识恢复后需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促进神经修复,肢体功能训练预防关节僵硬。语言康复可改善失语症状,认知训练帮助恢复记忆与执行功能。家属应配合记录患者反应,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定期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脑水肿昏迷患者苏醒后需长期随访,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以低盐高蛋白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康复期保持适度被动活动,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水肿消退情况,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及家属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