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慢性胰腺炎需要做手术吗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胰腺炎需要做手术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胰腺炎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但若出现顽固性疼痛、胰管梗阻或疑似癌变等情况时可能需手术干预。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以控制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为主。多数患者通过戒酒、低脂饮食、胰酶替代治疗等保守措施可有效缓解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联合加巴喷丁胶囊等神经调节药物。胰功能不全患者需长期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吸收。当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胰管结石或狭窄时,可考虑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等微创治疗。

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影响生活质量、胰管扩张超过7毫米伴结石、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等情形。常用术式有胰管空肠吻合术缓解胰管高压,或胰腺部分切除术清除病灶。术后需注意监测血糖水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糖尿病,需配合内分泌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慢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禁酒并避免高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可少量多餐选择蒸煮炖等烹调方式,适量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建议定期复查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评估病情变化,出现持续消瘦、黄疸或便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排不出来大便怎么办

排不出来大便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促进、药物治疗、物理干预、手术等方式缓解。排便困难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疾病、药物副作用、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困难。建议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菠菜、苹果等。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大便干燥。 2、运动促进:适量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腹部按摩也有助于缓解便秘,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缓泻剂、润滑剂等药物缓解便秘。常用的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液10-15毫升/次、聚乙二醇散剂17克/次、甘油栓剂1枚/次。用药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 4、物理干预:对于顽固性便秘,可尝试灌肠或生物反馈治疗。灌肠通过注入液体软化大便,促进排便;生物反馈治疗则通过训练盆底肌肉,改善排便功能。这些方法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5、手术处理:严重便秘患者可能需手术治疗,如结肠切除术、直肠悬吊术等。手术适用于肠道结构异常或功能严重障碍的情况,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日常护理中,注意培养规律的排便习惯,尽量在固定时间排便,避免憋便。保持心情放松,减少焦虑情绪对肠道功能的影响。饮食上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便秘。适量补充益生菌,如酸奶、发酵乳制品,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坚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不动,促进肠道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