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宫颈锥切术后45天仍有流血可能与创面愈合延迟、局部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宫颈管狭窄等原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血药物、物理治疗或二次手术等方式干预。
1. 创面愈合延迟术后创面较大或患者体质较弱时,新生上皮覆盖速度减慢。建议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医生可能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2. 局部感染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创面渗血伴分泌物异味,需进行分泌物培养。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配合聚维酮碘溶液局部冲洗。
3. 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易持续渗血,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四项。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4. 宫颈管狭窄术后瘢痕收缩可能导致经血滞留并间断流出,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轻度狭窄可用宫颈扩张棒处理,严重者需行宫颈成形术。
术后应避免骑跨动作和性生活3个月,观察出血量变化,若出现鲜红色出血超过月经量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复诊。
宫内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可通过定期监测、药物控制、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处理。子宫肌瘤在妊娠期间可能由激素变化、肌瘤位置、既往病史、遗传倾向等因素引起。
1、定期监测每4-6周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肌瘤大小及胎儿发育,若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医。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肌瘤增长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2、药物控制黄体酮注射液可抑制宫缩,醋酸亮丙瑞林能暂时缩小肌瘤体积。病理性肌瘤增长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常伴随经量增多或压迫症状。
3、手术干预妊娠中期可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紧急情况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适用于肌瘤直径超过10厘米或导致严重并发症时。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压迫,每日摄入300毫克钙剂有助于抑制肌瘤生长,建议保持BMI在18.5-23.9之间。
妊娠期间需严格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出现持续宫缩或胎动异常时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