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肾功能衰竭可能引起水肿、尿量异常、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表现。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与慢性,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或轻微乏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贫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1、水肿
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水能力下降,钠离子潴留导致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常见于眼睑、下肢等疏松部位。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浆白蛋白减少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2、尿量异常
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增多,后期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与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有效肾单位减少有关,常伴随尿比重降低。需监测24小时尿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3、乏力
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导致肾性贫血,或代谢废物蓄积引发全身毒性反应。患者常伴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可能与铁代谢障碍、尿毒症毒素积累相关。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严重贫血需输注浓缩红细胞。
4、食欲减退
尿毒症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可引起恶心呕吐、味觉异常。与尿素氮等代谢产物蓄积、胃肠激素紊乱有关,可能伴随口腔金属味。需采用低蛋白饮食,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症状,必要时进行胃肠透析。
5、皮肤瘙痒
高磷血症刺激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引发皮肤干燥脱屑伴剧烈刺痒。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组胺释放增多相关。需限制高磷食物,使用碳酸镧咀嚼片降磷,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症状。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水分及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变化。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不超过30分钟。所有治疗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或透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