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核磁共振一般能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影像学手段之一。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核磁共振能够清晰显示早期炎症、骨髓水肿及结构变化。
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骶髂关节炎表现,如关节面下骨髓水肿、软骨异常等。这些改变在X线或CT检查中可能无法显现。核磁共振还能评估脊柱受累情况,包括椎体角炎、韧带骨化等中晚期病变。对于疑似强直性脊柱炎但X线阴性的患者,核磁共振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部分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骨髓水肿,此时需结合血液检查如HLA-B27基因检测、C反应蛋白等综合判断。若核磁共振显示典型骶髂关节炎症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确诊。对于已出现脊柱竹节样变的晚期患者,核磁共振仍可用于评估神经压迫等并发症。
建议出现腰背痛、晨僵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安排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后需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以控制炎症进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适度进行游泳等伸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