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可通过药物控制、皮肤护理、环境管理、体温监测等方式护理。该病通常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倾向、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1、药物控制: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必要时联用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洁皮疹部位,避免抓挠,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皮疹破溃时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定期通风换气,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4、体温监测:发热期每4小时测量体温,采用物理降温时避免酒精擦浴,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家长需记录患儿每日症状变化,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与炎症指标。
慢性骨髓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正确处理伤口、控制慢性感染、增强免疫力等方式预防。慢性骨髓炎通常由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日常注意皮肤卫生,定期清洗易出汗部位,避免细菌滋生。皮肤破损后及时用碘伏消毒,减少细菌入侵概率。
2、正确处理伤口外伤后彻底清创,深部伤口需就医处理。开放性骨折患者须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控制慢性感染及时治疗龋齿、中耳炎等慢性感染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继发骨髓炎。
4、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可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出现持续骨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骨髓炎患者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