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慢性骨髓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正确处理伤口、控制慢性感染、增强免疫力等方式预防。慢性骨髓炎通常由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日常注意皮肤卫生,定期清洗易出汗部位,避免细菌滋生。皮肤破损后及时用碘伏消毒,减少细菌入侵概率。
2、正确处理伤口外伤后彻底清创,深部伤口需就医处理。开放性骨折患者须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控制慢性感染及时治疗龋齿、中耳炎等慢性感染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继发骨髓炎。
4、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可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出现持续骨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骨髓炎患者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避免复发。
血压170/110毫米汞柱属于3级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干预。
1、靶器官损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肥厚、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需通过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进行保护性治疗。
2、急症风险该血压值已达高血压急症标准,可能诱发脑出血或急性心衰,需静脉使用硝普钠等速效降压药物紧急处理。
3、继发因素需排查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病可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4、综合管理在药物控制基础上,须严格限盐、规律监测血压,并筛查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进行综合干预。
建议立即到心血管内科急诊就诊,避免剧烈活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