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决定,多数建议在出生后1岁内或学龄前完成,主要影响因素有缺损大小、心功能状态、合并症及生长发育情况。
1、缺损大小: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自行闭合,可定期随访;大型缺损或法洛四联症等复杂畸形需尽早手术,避免肺动脉高压等继发损害。
2、心功能状态:若出现喂养困难、反复肺炎等心功能代偿不全表现,需在3-6月龄内干预;无症状者可根据检查结果择期手术。
3、合并症: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在2岁前手术;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急症时需先控制感染再限期手术。
4、生长发育:严重发育迟缓或血氧饱和度低于75%的紫绀型先心病,应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完成根治或姑息手术。
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以促进恢复。
宝宝大便出现泡泡可能由哺乳方式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1. 哺乳方式不当母乳喂养时含乳姿势错误导致吸入过多空气,建议家长调整哺乳角度,喂奶后竖抱拍嗝。
2. 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导致糖类发酵产气,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腹胀、哭闹,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如儿歌乳糖酶、康丽赋乳糖酶。
3. 肠道感染轮状病毒等感染引发肠粘膜损伤,可能与卫生条件差、接触污染物有关,通常伴有发热、呕吐,需就医检测后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
4. 食物过敏牛奶蛋白或辅食成分触发免疫反应,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回避过敏原后可使用深度水解奶粉,严重时需医师指导服用西替利嗪滴剂。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哺乳期母亲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若泡沫便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精神萎靡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