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1岁多宝宝发烧39.1度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测量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
1、病毒感染:常见于幼儿急疹或流感,可能伴随流涕或咳嗽。家长需保持宝宝多饮水,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退热。
2、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或尿路感染,可能出现咽痛或排尿哭闹。家长需就医检查血常规,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
3、疫苗接种反应:部分疫苗注射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家长需用温水擦拭宝宝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若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就医。
4、中暑:高温环境下可能出现高热无汗症状。家长需立即将宝宝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
建议家长每4小时监测体温,避免捂热,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宝宝发烧后身上起小红点可能是幼儿急疹、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等疾病引起,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消退后出现皮疹。
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呈玫瑰红色斑丘疹。家长需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炉甘石洗剂。
2、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感染导致,发热1-2天后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家长需隔离患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维生素C等药物。
3、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高热、咳嗽后出现红色斑丘疹。家长需立即就医,治疗包括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球蛋白、退热药物。
4、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导致,除发热外口腔和四肢可出现疱疹样皮疹。家长需注意消毒隔离,医生可能开具阿昔洛韦、干扰素喷雾、康复新液。
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皮疹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