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怎么处理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怎么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毕叶
毕叶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整、血糖监测、运动干预、胰岛素治疗等方式处理。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加重、胎盘激素影响、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

2、血糖监测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血糖变化趋势。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胰岛素用量,维持血糖在目标范围。

3、运动干预

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周3-5次。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4、胰岛素治疗

当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时需使用胰岛素。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产后需复查血糖,部分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甲亢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或代谢异常,从而引发甲亢。针对遗传因素,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异常。 2、自身免疫异常:Graves病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治疗包括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或放射性碘治疗。 3、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桥本甲状腺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暂时性释放增加,引发甲亢症状。治疗以缓解炎症为主,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4、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中的功能性结节可能自主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结节或放射性碘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结节性质决定。 5、药物影响:过量摄入含碘药物或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甲亢。常见的药物包括胺碘酮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症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