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哺乳期可遵医嘱使用的紧急避孕药主要有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乌利司他等。建议严格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母乳喂养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左炔诺孕酮属于单纯孕激素制剂,哺乳期相对安全,需在无防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使用。
2、米非司酮抗孕激素类药物,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服药后建议暂停哺乳24小时。
3、乌利司他新型选择性孕激素受体调节剂,有效性时间可延长至120小时,需医生指导用药。
哺乳期使用任何避孕药物前应咨询医生,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婴儿反应,必要时暂停哺乳。
产后子宫脱垂可能由分娩损伤、腹压增加、盆底肌松弛、先天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1、分娩损伤产程过长或胎儿过大可能导致盆底韧带及肌肉撕裂,产后过早负重劳动会加重损伤。建议产后充分休息,避免提重物,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恢复。
2、腹压增加慢性咳嗽、便秘或长期蹲位劳动等使腹压持续增高,导致子宫下移。需治疗原发病,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3、盆底肌松弛妊娠期激素变化及胎儿压迫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松弛。产后可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改善症状。
4、先天发育不良部分女性先天盆底组织薄弱,分娩后更易发生脱垂。严重者需考虑子宫托固定或手术治疗,轻中度可通过电刺激疗法改善。
建议产妇坚持产后康复训练,避免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出现明显下坠感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