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规范用药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预后主要受到治疗时机、药物依从性、病毒载量控制、免疫重建程度等因素影响。

1、治疗时机:

早期启动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机会性感染概率。CD4细胞计数超过350个/微升时开始治疗,患者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

2、药物依从性:

每日规律服药是疗效保障。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病毒耐药,建议使用定时药盒或手机提醒帮助服药。

3、病毒载量:

治疗成功的标志是血液中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限。每3-6个月需检测病毒载量,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

4、免疫重建:

CD4细胞计数恢复程度决定预后质量。完全免疫重建需1-3年,期间仍需预防机会性感染。

建议感染者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发热、腹泻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会传染给一起生活的家人吗

艾滋病一般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给共同生活的家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

1、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

2、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等直接血液接触可能传播病毒,日常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也存在理论风险。

3、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可能在妊娠、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4、日常接触安全

共同就餐、拥抱、握手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病毒无法通过完整的皮肤或呼吸道传播。

建议家庭成员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感染者应规范治疗以降低传染风险,日常接触无须过度担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