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1岁37.5℃发烧怎么降温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1岁37.5℃发烧怎么降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1岁幼儿37.5℃低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补充水分、观察症状等方式处理。家长需注意避免过度包裹,及时监测体温变化。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建议家长每30分钟复测体温,体温超过38.5℃需就医。

2、调整环境

保持室温24-26℃,减少衣物覆盖。家长需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直吹冷风,可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50%-60%。

3、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食母乳或温水,观察排尿情况。家长需警惕脱水征兆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必要时口服补液盐。

4、观察症状

记录发热频率、伴随症状如咳嗽或腹泻。家长发现精神萎靡、拒食或皮疹时须立即就医,低烧持续3天以上需儿科检查。

发热期间可适量食用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饮品。密切观察体温曲线,若出现抽搐或意识改变需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攒肚子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正常

婴儿攒肚子通常在出生后2-6周开始,多数在3-4个月龄逐渐恢复正常排便规律。实际恢复时间受到喂养方式、消化功能发育、肠道菌群建立、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婴儿攒肚现象更常见,因母乳易消化吸收,残渣少;配方奶喂养婴儿排便频率相对较高,家长需观察宝宝体重增长是否正常。

2、消化发育:

随着婴儿肠道蠕动功能和消化酶活性提升,3个月后食物残渣量增加,多数宝宝排便频率会自然改善。

3、菌群建立:

肠道益生菌定植需要时间,家长可通过哺乳期补充含双歧杆菌的食品,帮助宝宝建立健康菌群环境。

4、个体差异:

部分婴儿可能持续攒肚至添加辅食阶段,只要排便柔软、无哭闹腹胀、生长曲线正常,则无须过度干预。

建议家长每日记录婴儿排便情况及伴随症状,若超过7天未排便或出现拒奶、呕吐、腹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