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脏血流左向右分流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血流左向右分流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脏血流左向右分流通常提示存在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主要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窗、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类型。这类疾病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肺动脉高压或反复呼吸道感染,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1、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间隔组织发育不全形成的异常通道。可能与胚胎期心内膜垫发育异常有关,患者易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等症状。确诊后可根据缺损大小选择经导管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术,常用封堵器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轻度缺损可能随年龄增长自然闭合。

2、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指心室间隔存在异常开口,血液从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妊娠期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典型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多汗、喂养困难。小型缺损可观察随访,中大型缺损需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必要时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期血管未正常闭合导致的主动脉与肺动脉异常连通。早产儿发生率较高,听诊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治疗可采用布洛芬注射液促进导管闭合,无效时需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或介入封堵治疗,术后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4、主肺动脉窗

主肺动脉窗属于罕见的主肺动脉间隔发育缺陷,形成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直接交通。患儿早期即可出现严重心力衰竭,需紧急行主肺动脉窗修补术。术前可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术后需长期随访肺动脉压力变化。

5、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指部分肺静脉未正常汇入左心房而连接至右心系统。常合并房间隔缺损,表现为紫绀、杵状指。需通过心血管造影明确解剖变异,采用肺静脉改道术矫正血流路径,术中需注意保护窦房结功能。

存在心脏血流左向右分流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功能变化。儿童患者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预防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妊娠前需进行心脏风险评估,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窦性心律过快怎样调理

窦性心律过快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通常由情绪波动、过度疲劳、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情绪调节: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等可能导致心率加快。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有助于降低心率。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保持情绪稳定。 2、合理作息:过度疲劳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率加快。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有助于恢复心脏功能。 3、饮食调理:贫血可能导致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 4、药物干预: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心率加快。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10mg每日三次,或丙硫氧嘧啶片50mg每日三次,有助于控制甲状腺功能。 5、疾病治疗: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可能导致窦性心律过快。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一次,或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片90mg每日一次,必要时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或起搏器植入术。 窦性心律过快的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适量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定期监测心率,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