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小儿积食发热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药物干预、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积食发热通常由喂养不当、消化功能弱、肠道菌群紊乱、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暂停固体食物12-24小时,改为米汤、稀释苹果汁等流质,少量多次喂养。家长需避免强迫进食,恢复饮食后优先选择蒸南瓜、小米粥等低渣食物。
2、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脐周5分钟促进肠蠕动,配合热敷改善腹胀。家长需在餐后1小时进行,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每日重复3-4次。
3、药物干预可能与肠道蠕动不足、胃酸分泌减少有关,表现为呕吐酸腐食物、舌苔厚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和丸、胰酶肠溶胶囊等药物。
4、就医评估若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嗜睡、尿少,可能与肠梗阻、轮状病毒感染有关,需完善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家长需记录呕吐物性状及排便频率。
恢复期保持环境通风,每日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暂禁食高糖高脂食物2-3天。
水痘可通过抗病毒治疗、皮肤护理、退热处理、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水痘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疱疹、发热、瘙痒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发病初期用药可缩短病程。疱疹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2、皮肤护理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抓挠疱疹。可剪短患儿指甲,穿着宽松棉质衣物。疱疹破溃处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退热处理体温超过38.5℃时家长需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禁止使用阿司匹林。保持室内通风,适量增加饮水。
4、预防感染患儿应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避免接触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未接种疫苗的接触者可在72小时内注射水痘疫苗进行暴露后预防。
患病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多食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海鲜等发物。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