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手足口病确实可能传染给成年人,但概率低于儿童。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间接接触污染物。
1、接触传播:患者疱疹液或分泌物直接接触皮肤黏膜可导致感染,家长护理患儿时应佩戴手套并及时消毒。
2、飞沫传播:咳嗽喷嚏产生的飞沫可携带病毒,建议照顾患儿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佩戴口罩。
3、粪口传播:处理患儿排泄物后未彻底洗手可能经消化道感染,家长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并规范洗手。
4、间接接触:病毒在玩具、餐具等物体表面可存活数日,应对患儿用品进行高温或紫外线消毒。
成人感染后症状通常较轻,表现为低热或手足皮疹,但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并发症。家庭防控需做好隔离消毒,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小儿积食发热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药物干预、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积食发热通常由喂养不当、消化功能弱、肠道菌群紊乱、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暂停固体食物12-24小时,改为米汤、稀释苹果汁等流质,少量多次喂养。家长需避免强迫进食,恢复饮食后优先选择蒸南瓜、小米粥等低渣食物。
2、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脐周5分钟促进肠蠕动,配合热敷改善腹胀。家长需在餐后1小时进行,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每日重复3-4次。
3、药物干预可能与肠道蠕动不足、胃酸分泌减少有关,表现为呕吐酸腐食物、舌苔厚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和丸、胰酶肠溶胶囊等药物。
4、就医评估若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嗜睡、尿少,可能与肠梗阻、轮状病毒感染有关,需完善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家长需记录呕吐物性状及排便频率。
恢复期保持环境通风,每日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暂禁食高糖高脂食物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