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疥疮擦药后仍瘙痒可能由药物未完全杀灭疥虫、皮肤炎症反应持续、继发细菌感染或药物过敏反应引起,需针对性处理。
1. 疥虫残留硫磺软膏、苯甲酸苄酯搽剂等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疥虫未彻底清除。建议家长严格按疗程用药,衣物床单需沸水烫洗。
2. 炎症反应疥虫叮咬后皮肤屏障受损,即使虫体死亡仍会释放炎性介质。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避免抓挠加重皮损。
3. 细菌感染搔抓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同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4. 接触性皮炎硫制剂或林旦乳膏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加重需停用可疑药物,更换为伊维菌素等替代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家庭成员应同步排查,贴身衣物每日更换消毒,瘙痒剧烈时可冷敷缓解,两周后未改善需复诊评估。
乙肝患者需要了解疾病传播途径、定期监测指标、规范治疗方法和日常防护措施。
1、传播途径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避免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物品,性行为需使用安全套。
2、指标监测每3-6个月需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和肝脏超声,评估病情进展和药物疗效。
3、规范治疗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需严格遵医嘱长期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
4、日常防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损伤药物,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重复感染。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定期复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