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宝宝肝肾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主要有肝功能五项、肾功能三项、尿常规、腹部B超等项目,具体需根据医生评估选择。
1、肝功能五项
通过静脉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若发现转氨酶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诊断。家长应注意采集晨起空腹血样,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
2、肾功能三项
包含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检测,能评估肾脏滤过功能。数值异常可能提示先天性肾发育异常或获得性肾病,需复查确认。检查前3天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高蛋白摄入影响结果准确性。
3、尿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筛查肾脏病变。家长需用专用容器采集晨起中段尿,2小时内送检。尿液中出现管型或红细胞时,可能提示肾小球肾炎等疾病,需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4、腹部B超检查
无创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及肾脏结构,可发现先天性胆道闭锁、多囊肾等器质性病变。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婴幼儿可通过喂食安抚配合。发现脏器结构异常时,可能需进一步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
5、其他专项检测
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可能需补充血氨测定、尿氨基酸分析等特殊项目。对于疑似遗传代谢病患儿,会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所有检查项目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要求增加或减少检查内容。
家长带宝宝检查前应记录近3天饮食和用药情况,检查当日准备安抚玩具减少哭闹。日常需观察排尿频率、皮肤黄疸等体征,避免擅自使用可能损伤肝肾的药物。定期儿童保健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肾异常,发现指标异常时应及时到儿科或儿童肾病专科复查,避免延误诊断。
手足口病通常不需要吃头孢类抗生素,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口腔黏膜疱疹、手足臀部皮疹、发热等。由于病原体是病毒,头孢类抗生素作为抗菌药物无法杀灭病毒,盲目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耐药性增加等风险。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如继发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等),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退热、补液、口腔护理等。家长需注意患儿隔离,避免抓挠皮疹,选择清淡流质饮食,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
患病期间应保持患儿充足休息,加强手卫生和物品消毒。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口腔溃疡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康复新液促进愈合。若出现呼吸急促、肢体抖动等异常,须立即就医。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接种EV71疫苗,并避免接触患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