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儿童发热38.9℃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感染性因素、环境过热、免疫接种反应或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室温24-26℃,减少衣物覆盖,每30分钟复测体温。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退热栓剂。发热可能与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有关,常伴咳嗽或咽痛症状。
3、补液护理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温开水或稀释果汁,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脱水可能加重发热,需警惕腹泻或呕吐伴随症状。
4、就医评估若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抽搐、皮疹,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诊。血常规检查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必要时需进行胸片等检查。
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小儿肺炎多数情况下可以适量喝牛奶,但需避免过量或饮用后出现不适。牛奶可提供优质蛋白和钙,但可能加重痰液粘稠度,需结合患儿个体反应调整。
1、营养支持牛奶含优质蛋白和钙,有助于患儿恢复体力。建议选择温热的纯牛奶,分次少量饮用,避免空腹饮用刺激胃肠。
2、痰液影响全脂牛奶可能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度。若患儿咳嗽痰多,家长需暂时改用低脂奶或豆浆替代,并观察症状变化。
3、消化耐受部分肺炎患儿伴随消化不良。家长需留意饮用后是否出现腹胀、腹泻,必要时改用舒化奶或酸奶等易消化乳制品。
4、过敏风险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应禁止饮用。家长需确认既往过敏史,出现皮疹、喘息等症状时立即停用并就医。
患病期间建议保持饮食清淡,优先保证水分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或羧甲司坦口服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