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细菌感染发烧40℃怎么办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细菌感染发烧40℃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朝阳
郭朝阳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细菌感染导致发热40℃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对症处理等方式干预。高热通常由肺炎、尿路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等细菌感染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时建议配合药物退热。

2、抗生素治疗:

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严重感染可能需要静脉给药。

3、补液支持:

高热导致水分大量蒸发,需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症处理:

伴随头痛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咽痛可含服西地碘含片。若出现意识模糊、持续抽搐需立即就医。

发热期间建议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须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细菌性的感冒发烧会持续多久

细菌性感冒发烧一般持续3-7天,实际时间受到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免疫状态、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感染程度:

轻度细菌感染发热通常3天内缓解,中重度感染可能持续5-7天。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感染程度。

2、病原体种类:

链球菌感染发热周期较短,支原体感染可能持续1周以上。病原学检测能明确具体致病菌。

3、免疫功能:

儿童和老年人因免疫力较弱,发热持续时间可能延长1-2天。营养不良者恢复速度较慢。

4、治疗时机:

早期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可缩短病程,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发热反复。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液体摄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物理降温。若72小时后仍持续高热应及时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