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脸部奇痒又热伴红色小疙瘩可通过冷敷缓解、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就医排查过敏原等方式治疗。可能由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等疾病引起。
1、冷敷缓解用冷藏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脸,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可降低皮肤温度并缓解瘙痒。避免抓挠或使用刺激性洗面奶。
2、外用药物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非激素类可选炉甘石洗剂,每日涂抹患处2-3次。
3、口服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和红肿症状。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
4、就医排查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渗出液,需皮肤科就诊进行斑贴试验、真菌镜检等,明确是否合并马拉色菌感染或接触性过敏。
发作期间避免辛辣饮食及化妆品使用,选择无香料医学护肤品清洁,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反复发作需完善血清IgE检测。
面部接触性皮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通常由化妆品成分、金属饰品、植物接触、职业暴露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或接触物,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冷敷缓解红肿瘙痒症状。
2、外用药物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渗出明显时配合硼酸溶液湿敷。
3、口服药物瘙痒严重者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严重病例需系统使用泼尼松。
4、光疗顽固性病例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需在专业皮肤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注意避光防护。
治疗期间避免搔抓患处,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